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史 > 赵匡胤夺了谁的皇位(赵匡胤灭了哪个皇帝)

赵匡胤夺了谁的皇位(赵匡胤灭了哪个皇帝)

赵匡胤夺了谁的皇位(赵匡胤灭了哪个皇帝)

稍微懂一点五代史的人应当都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。实际上,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发动“陈桥兵变”,后周的皇帝都姓郭,周世宗名郭荣,周恭帝名郭宗训。



早在周太祖郭威在改朝换代、建立后周政权之前,他的亲儿子郭侗和郭信都被后汉隐帝刘承祐给杀了,同时被杀的还有周世宗的三个儿子(宗谊、宗诚、宗諴)。周太祖开元建国之后,再也没能生出儿子来。按照古代的宗法制度,出现这样的情况,应当从同宗近支中选择亲侄或堂侄过继为嗣子,从而继承周太祖的皇位。但是,周太祖连侄子也没用。个人觉得,很可能在儿子被杀的同时,也被刘承祐给杀了(连周世宗的儿子都没能逃过屠杀,周太祖的亲侄子似乎更无例外了)。古人讲究多子多福,个人觉得,周太祖同宗的远房堂侄应当说还是有的,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他们呢?很可能这些人能力太过于平庸了,在五代的乱世,选择平庸之人为帝,很可能是会亡国的。同时,周太祖的女婿张永德、外甥李重进、内侄周世宗都是人中龙凤,抛开他们而选择一个平庸的同宗远房堂侄继承皇位,祸起萧墙在所难免。

换句话说,周太祖的继承人只能在女婿张永德、外甥李重进和内侄周世宗当中产生。张永德和李重进都是公主的丈夫或者儿子,如果选择他们,势必会给人造成公主系也可以继承皇位的错觉,后患无穷。而选择内侄,属于特例,既然是特例,自然就下不为例,没有太多后患。同时,从周世宗的能力来看,的确在另外二人之上。

此外,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,周世宗是在周太祖两个亲儿子活着的时候就被周太祖收为养子的,名义上他已经是周太祖的“儿子”了。跳过这个“儿子”,而选择远房堂侄,或者女婿、外甥,于理不合。在权衡利弊之后,周太祖最终坐实了周世宗“儿子”的地位,周世宗最终由养子正式变成了过继嗣子。而在中国古代宗法层面,过继嗣子等同亲子,自然也就排在了女婿和外甥之前,成为了唯一继承人。实际上,后周开元建国之后不久,周世宗便已经公开以皇子身份出现了。



既然是过继嗣子,自然是要随过继父亲姓的。因此,周世宗必须是姓郭的,否则这种过继还有什么意义?换句话说,周世宗即便作为周太祖养子时不姓郭(很可能彼时已经改为郭姓),正式成为嗣子后也必须姓郭。从史籍记载周世宗以元舅之礼对待生父柴守礼来看,周世宗叫郭荣应当说是没有疑问的。有人说周世宗即位后自己恢复了柴姓,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大。因为周世宗是以嗣子身份继承皇位的,如果不姓郭,周世宗等于是自己否定了自身的正统性。更何况,如果周世宗自己认祖归宗了,以元舅之礼对待生父柴守礼这一点也说不通。



那么,宋王朝建立后为什么后周皇族又成了柴氏呢?这主要还是赵氏兄弟玩的伎俩罢了。目的嘛,变相否定柴氏的正统地位,从而给自身改朝换代寻找正当理由。你老柴家相对于老郭家本身就是外姓,我赵匡胤是外姓为什么就不能当皇帝?于是,郭荣又变回了柴荣。但是,周太祖已经绝嗣了,优待郭家怎么优待?因此,只能优待周世宗这一脉。于是,宋太祖虽然是抢的后周郭家的皇位,却只能优待柴家。

说宋王朝优待柴家不假,但是与周世宗一脉关系并不大。周恭帝“禅让”后被封为了郑王,安置房州。六年后去世,绝嗣,周世宗嫡脉断绝。周世宗剩下的三个儿子熙让、熙谨、熙诲不知所终。一说熙谨和熙诲被宋太祖送给了潘美和卢琰收养。换句话说,周恭帝死后,周世宗的后代已经全部“消失”了。嘉佑四年,宋仁宗下令从柴氏家族的旁支中找来一个辈份最长的人,由他及其后代承后周皇族之祀。自此,宋王朝优待的真的不再是后周郭家名义上的后代,而是真正的柴氏后裔。由此可见,宋王朝所谓的优待柴家,无非就是做出一个政治姿态而已,至于这个柴是不是周世宗那个柴,已经不重要了。